天津本地宝 > 生活百科 > 户外百科 >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如何避免踩踏?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如何避免踩踏?
2015-01-21 14:21【我要纠错】

【导语】:在空间有限,而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院、酒吧、狭窄的街道、楼梯等,遇有突发情况,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对此国内外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

  一月一日只是普通的一天。

  很遗憾的是,在这普通的一天的清晨,我要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子之下,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一个又一个血点。

  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人群就像磁铁一样对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

  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

  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

  世俗和宗教节日、体育比赛、音乐会、逃难、赶地铁、学校下课,这些都可能成为踩踏事故的发生条件。

  下图是虽然不是损失最大,但是最有影响力的踩踏事件之一——1989年4月15日的英国希尔斯堡球场惨案,96人被活活挤死。

  有记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包括: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如果你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后七八个人的推挤产生的压力就可能达到一吨以上。

  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 校园踩踏事件如何预防和应对

    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

  • 防踩踏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空间有限而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的船舱等都隐藏着危险。

  • 在公共场所应如何预防踩踏呢

    空间有限而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的船舱等都隐藏着危险。

  • 在公共场所应如何预防踩踏

    踩踏事件接连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怎样在人多的活动中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呢。

  • 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

    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拥挤甚至踩踏。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遭遇拥挤环境时,如何逃生、自救和互救?

  • 记住这些 发生踩踏时能救命

    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人群就像磁铁一样对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

  • 2016五一出游小贴士

    五一是旅行的高潮时期,不管之前的工作如何忙碌,你也应该放松下心情,好好享受一番美景。而出游要穿什么衣服,带什么东西,这些你都知道吗?

  • 五一出游安全驾驶小贴士

    “五一”小长假,很多人选择举家出游。但逐渐升温的天气和汹涌的人潮,也为很多春季传染病提供了传播的机会。“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出游前,不妨为家人准备一个实用的“保健包”。

  • 五一出游必备生活温馨小贴士 需要带哪些东西

    我们终于盼来了五一节——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小长假,你是打算在家安安静静地窝几天,还是找个地方远足寻找春天的气息?如果您准备出游,记得带上小编特地为您准备的安全健康手册,祝您有个愉快的旅程!

  • 五一出游安全健康方面有哪些小贴士

    即将迎来五一小长假,喜欢旅游的人们是否都早已准备好了自驾出行游玩呢?放下手上的工作,与家人、朋友去郊游真是一件另人兴奋的事,但放松之余,我们也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 乘电梯安全常识须知

    呼叫电梯时,乘客仅需要按所去方向的呼叫按钮,请勿同时将上行和下行方向按钮都按亮,以免造成无用的轿厢停靠,降低大楼电梯的总输送效率。

  • 乘坐电梯的安全常识大全

    电梯停稳后,乘客进出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轿箱地板和楼层是否水平,如果不平,说明电梯存在故障,应及时通知检修,以保障乘客安全。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