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本地宝 > 办事指南 > 天津企业办事 > 天津税务申报 > 最新小微企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最新小微企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2015-10-19 11:37【我要纠错】

【导语】: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所得税优惠政策。

  (一)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范畴

  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9万元(含9万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税。

  (二)计算销售额时应包括代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销售额

  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开具专用发票的同时就需预缴增值税税款。季度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因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缴纳的税款,在专用发票全部联次追回或者按规定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后,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

  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在一个季度内累计不含税销售额(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未超过9万元时,免税代开。在一个季度内累计不含税销售额(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超过9万元的,应在超过9万元的当次,一并就累计代开普通发票的销售额计算预缴税款。

  (三)在季度中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免税优惠应遵循的基本条件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季度中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在季度内一般纳税人资格生效前月份仍为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例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12月份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小规模纳税人期间的10、11月份分别按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暂免征收增值税。

  (四)符合免税条件的小微企业如何填列申报表

  1、查账征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的企业和非企业性单位(不含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免税销售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7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填报;免税额根据第7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在第15栏“小微企业免税额”填报。

  2、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免税销售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8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填报;免税额根据第8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在第16栏“未达起征点免税额”填报。

  3、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双定户纳税人)》第4栏“本期应纳税额”扣减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预缴税额后的值,填报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双定户纳税人)》第6栏“减免税额”。

手机访问 天津本地宝首页

  •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流程

    个人养老金个税政策规定,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那么怎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呢,流程见正文:

  • 个人养老金怎么享受税收优惠?

    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 天津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开具办理指南

  • 天津市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扣减限额标准的通知

  • 关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 2015年最新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计算公式

    财政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财政部令第65号)对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幅度进行了调整。

  • 小型微利企业税收政策要注意八大误区

    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新政策深度解析

    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盘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政策

    不能享受优惠的小微企业。根据财税[2009]69号文件第八条,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不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50号)的规定,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型企业

  • 最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汇总

    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宣传

    小型微利企业通常指自我雇佣(包括不付薪酬的家庭雇员)、个体经营的小企业。

  •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这类小型微利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对于创造大量自我就业机会、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应努力营造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小型微利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