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本地宝 > 资讯快递 > 疫情 > 乙类乙管后有哪些应对措施?一文看懂
乙类乙管后有哪些应对措施?一文看懂
2022-12-27 11:37【我要纠错】

【导语】: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实施“乙类乙管”后主要应对措施详见正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主要有哪些应对措施?

  ✔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在重症高风险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满足患者用药和检测需求。

  ✔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

  ✔调整人群检测策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分类救治患者。

  ✔做好社区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级服务,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相关基础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强化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等重点机构防控,严防场所内聚集性疫情风险。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为农村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

  ✔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研判疫情发展态势,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

  ✔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做好信息公布和宣传教育,全面客观宣传解读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天津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乙类】可获取新冠病毒最新消息、乙类乙管政策方案(核酸检测规定+防护指南+常见问答)、白肺定义+预警信号等。

 

手机访问 天津本地宝首页

  • 天津市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费用报销政策(一图读懂)

    1月8日,天津明确“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最新医疗保障政策。相关政策自1月8日起施行,先行执行至3月31日。

  • 目前天津本土流行主要毒株是什么?

    目前,天津市本土病毒以奥密克戎BF.7和BA.5.2为主,今后将继续加强病毒监测,根据监测情况深度挖掘数据,科学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 40种法定传染病名单一览(甲类+乙类+丙类)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四十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具体名单详见正文。

  • 2023天津最新十二条防疫措施

    2023年1月2日,天津市出台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实施方案,主要措施详见正文。

  • 天津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2023年最新)

    2023年1月2日,天津市出台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详见正文。

  •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将有哪些变化?方案+解读

    2023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具体方案、政策解读详见正文。

  • 乙类乙管后防护怎么做?哪些人群还需要核酸抗原?

    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注意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措施,因为毕竟新冠病毒传染性还是非常强的,对于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他们仍然是有危重症风险的,所以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 乙类乙管后可以不戴口罩吗?白肺与原始毒株有关吗?

    实际上在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所以大家更要做好个人防护。现在出现的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核酸检测方案

    2023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具体核酸检测要求详见正文。

  • 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

    为指导各地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防控工作,防范传染源引入后引起疫情传播和扩散,制定本指引。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2023年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详见正文。

  • 乙类甲管传染病与乙类乙管传染病在防控措施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疫情防控方面,“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报告时限、隔离措施、区域管理和交通卫生检疫方面,具体详见正文。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