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本地宝 > 资讯快递 > 教育 > 天津幼儿园延期开园期间网上学习安排
天津幼儿园延期开园期间网上学习安排
2020-02-04 16:20【我要纠错】

【导语】:2月10日起,天津市教委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大中小班各录制10个游戏活动。

  日前,市教育两委印发《天津市幼儿园2020年春季延期开园期间工作方案》。市教委将组织教研员和教师,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大中小班各录制10个游戏活动,自2月10日起在“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供各区选择使用。

  

  按照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 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日前,市教育两委印发《天津市幼儿园2020年春季延期开园期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我市幼儿园延期开园期间保教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家园联系,在延期开园期间,幼儿园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安排好幼儿在家的一日生活,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主动向家长宣传国家和我市疫情防控有关政策,主动向家长和幼儿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及时掌握幼儿的生活和健康动态,耐心解释与幼儿园工作相关的政策,耐心回应家长的咨询和疑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二是实施家园共育,市教委将组织教研员和教师,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大中小班各录制10个游戏活动,自2月10日起在“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供各区选择使用。幼儿园教师要深入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学习与发展要求,及时向家长推送保育教育方法,推送适合室内开展的游戏活动,实施科学幼儿保教,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市教育两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就贯彻落实《方案》向各区教育局提出明确要求:

  四点要求

  1.延期开园期间,应确保各项工作对每个园所、每个幼儿、每名教师全覆盖; 

  2.应结合实际制定2020年春季延期开园期间具体实施方案,不给家长、幼儿增加过重负担;

  3.要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加强分类指导,做到“一园一策”;

  4.要提前做好幼儿园开园的各项准备工作。

  小贴士: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天津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进津规定】即可获取2022不同地区来津返津隔离+核酸检测规定(一图读懂)、咨询电话等信息。

 

手机访问 天津本地宝首页

  • 天津为什么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比例更高?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健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不是很成熟,就会容易造成感染。

  • 天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如何做好居家护理?

    孩子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如何做好居家护理?具体的措施本地宝给大家整理好啦,详见正文

  • 天津孩子出现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近期各类呼吸道感染较多,如果孩子发热持续3天,体温没见好转或病情反复,有明显咳嗽,呼吸频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要及时就医。

  • 天津感染肺炎支原体会出现“白肺”吗?

    通常来说,“白肺”是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双肺弥漫性病变,进展迅速,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都与支原体肺炎不同。

  • 天津如何辨别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法有很多,如血清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是否为支原体肺炎,需要医生根据患儿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常规化验检查来综合判断。

  • 天津如何预防感染支原体肺炎?

    少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公共场所、屋内勤通风换气、学校定期打扫消毒、增加户外活动等,都对预防感染有所帮助。

  • 天津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定是肺炎吗?

    不一定。肺炎支原体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肺炎支原体的名字中虽然有“肺炎”,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

  • 天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不发病,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致肺炎、肺实变、胸腔积液等。

  •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非典型病原微生物。

  • 天津支原体肺炎常见问题一览(持续更新)

    最近。儿童支原体肺炎广受关注。部分常见问题天津本地宝给大家整理好啦,需要的快来看!

  • 天津支原体肺炎患儿什么时候具有传染性?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开始发烧前有几天的潜伏期,这时患者就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具体常见问题见正文

  • 天津员工拒绝返岗企业能否解除劳动合同?附相关问题解答

    企业采取了必要的防疫措施和劳动保护,对拒绝返岗职工,经劝导无效的,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于劳动合同处理其他问题详见正文。

  • 热门推荐